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常怀颖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06  查看次数:

 

12月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怀颖应邀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近年来商代考古新发现与新趋势”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贾云霄出席报告会并致辞。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冀胜利,邢台学院副校长刘永利、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原处长、吉林大学特聘教授、项目组成员李恩玮,邢台市博物馆馆长、项目组成员石丛枝,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主任、项目组成员王霖出席会议。河北省邢台商代考古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邢台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方人类与太行山东麓早商先商文化探源”课题组全体成员,历史学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徐惠敏主持。

 

贾云霄在致辞中对有幸邀请到常怀颖研究员来我校传经送宝,帮助指导我们的考古研究工作,并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学术盛宴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商代考古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补齐夏商周三代文明中的缺失环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源寻根,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河北省是商文化发源地之一,商代文化遗存在河北省中南部分布广泛,在商代文化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商代也是邢台历史演进过程中一段极其重要的时期,在邢台留下了丰富的商代遗址。此次获批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此次项目的深入实施,能够有效汇聚各方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力量,加强商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推动学校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共同为文化兴市、文化兴冀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他表示,常怀颖研究员作为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界的杰出代表,年轻有为,在考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今天的学术报告,必将极大地拓展我们的科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学校将继续放眼全国、聚焦行业精英,持续邀请更多像常怀颖研究员这样的“名家”“大师”来校交流指导,以启迪师生思想,拓宽学术视野,助力师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成长进步,培育出更多具备学术前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报告中,常怀颖研究员从“看待商代的态度、早商时期的新发现、晚商时期的新发现、祖乙迁邢的考古线索”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商代考古的新发现和新趋势。常怀颖研究员把殷墟的空间大小与世界其他城址进行对比,并对早商和晚商几个重要考古发现包括早商郑州商城书院街、洹北商城以及晚商的殷墟、陕西清涧寨沟和四川三星堆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发掘的特征、特点和经验。最后以专业分析对我们寻找祖乙迁邢考古证据提供了线索和建议。指出要特别关注城市考古当中沟渠和道路的线索;特别关注墓葬当中是否有高等级青铜器随葬品;特别关注是否有高等级的手工业生产作坊线索;特别关注是否有粮仓的存在。

 

徐惠敏表示,本次报告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论证透彻、逻辑清晰、图文并茂,史料信手拈来,让大家不仅了解学术问题,更感受到商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学生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探索欲望,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报告以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为例进行述评,讲述近年来考古与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新趋势和对商代社会的新认知,对于我校即将开展的太行山东麓早商先商文化探源研究,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常怀颖研究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研究室主任,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执行专家组秘书长,亚洲铸造史学会中国分会副秘书长。常怀颖研究员先后参加或主持了云阳李家坝、成都金沙、殷墟孝民屯、曲村晋侯墓地、临城补要村、行唐故郡车马坑、涞水张家洼与富位等遗址的田野发掘和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室内发掘工作。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论著近百篇。代表作有《夏商时期古冀州的考古学研究·文化谱系篇》(上下)等。先后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